第十四期

第十四期 金浩 钟书阁-上海最美的书店

2018-06-06 17:20 来源:站长资源平台

金浩是上海市优秀青年校长,15年校长,却放弃公职离开了校园,辞职创业开书店。

引言

从松江体育场边上,一家仅有60平方米的小书店,到金山、青浦、黄浦、普陀、崇明各区县,再到鼎盛时期的二十一家钟书书店;从遇到实体书店大面积倒闭到重新开设钟书阁,让她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,他一直用图书美、服务美的精神服务读者们。

访谈

如今的他,是人民日报报道的“上海最美书店”,是美国WIRED杂志评选出的“全球10所最美书店”,是法国的Sites Commerciaux、美国的VMSD接连推荐的书店。

23年匠人般的坚守,从街边不起眼的小书店,变成惊艳世界的最美书店。从2013年至今,他从松江又先后走进上海闵行、上海静安、杭州、扬州、成都、苏州、无锡、上海徐汇,很快又将挺进西安等城市,总规模达11家,成为全国实体书店转型发展的标杆、海派书店的代表和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。

他就是那位辞职下海创业的校长创立的“ 钟书阁”。

有业内人士说,实体图书毛利大致在10%-30%,刨除租金、水电等固定成本,一家书店要想活得好,相当困难。

可为什么钟书阁光靠书就能占领市场?

33.jpg 

01校长辞职,投身下海开书店

钟书阁创始人金浩生于1961年;1978年,17岁的金浩进入师范学校学习;1980年毕业后进入小学担任语文老师;1986年,金浩晋升为学校副校长;1989年开始担任校长。

金浩曾任教的小学,那时各方面都很落后,当时学校上下总共有200多位老师和2000多名学生。金浩任校长期间,这所曾经“落后”的学校却于1991年与1993年连续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学校,这份荣誉的获得绝对离不开金浩的努力。

金浩不止一次地表示,自己想成为一位教育家,他曾经想过将一生都奉献给教育事业。“教育的核心是什么?”金浩曾无数次地思考过这个问题,“教育的核心绝非简单地答疑解惑、传道授业”。

后来,他逐渐发现自己对于教育理论、教育实践的许多想法没有办法在学校实现,所以决定辞职离开,投身于自己甘愿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——民营书业。

教育离不开传递载体——书,因此金浩辞职后当即决定开一家书店。他坦言,当时自己也曾因开书店的决定而备受煎熬。

因为在1995年的中国,校长、教师是“铁饭碗”的代名词,好不容易寒窗苦读实现了自己的教育梦想,有着备受尊敬的知识分子身份,选择放弃一切重头来过,一无所有地为梦想打拼又要付出多少代价?犹豫再三后,34岁的金浩还是作出了辞职后开书店的决定。

生在农家的金浩了解农村购书难的现状,于是他将书店选址在了郊区。由于书店是自己第二段生命的开启,所以这段经历对于金浩显得尤为珍贵。金浩用了“钟书”作为书店的名字,而这个名字也正好是金浩为自己女儿起的名字。

02把书店做成书店 图书比例占80%

从1995年开设第一家钟书书店到2010年,金浩已经开了21家钟书书店。但令金浩没有想到的是,2010年恰逢实体书店的“寒冬”,不断上涨的房租、人工费用,以及网络渠道的兴起都为钟书书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。也是在这一年,金浩忍痛关掉了5家书店,截至2012年,钟书书店的数量减少到了13家。

“自己当时的坚持是否正确?继续经营书店到底能不能支撑下去?”钟书书店和金浩都遭遇了生平的最大难关。一番挣扎后,金浩找到了支撑书店坚持下去的根源——一定要有客流量,将读者重新吸引回书店。

尽管网络能给予读者更方便的购书形式,但阅读体验却是实体书店的独家优势。金浩开始和业内外专家进行交流、讨论。当时,网上盛传着“世界最美书店”的图片,金浩心生一计“何不打造一个最美书店来吸引读者呢?”于是,钟书阁应运而生,而这次转型无疑是金浩人生中的又一次挑战。

第一家钟书阁于2013年4月23日正式对外营业,经历了一年的紧张筹备,仅设计费就花费了40多万元,而这些资金都来自于钟书实业长期积累。

除了书店经营之外,金浩还将钟书的经营范围从图书连锁书店扩展到图书策划、图书销售、电子出版、电子商务、旅游服务等方面,完成了钟书阁转型初期的原始资金积累,并为钟书书店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。

钟书阁如期实现了金浩“吸引读者进店”的目标,为钟书阁‘高颜值’慕名而来的读者实在是太多了,钟书阁泰晤士小镇店开业600平米的书店涌进了6000人次;杭州店开业当天的单日人流量已经达到了20000人;静安芮欧百货店,不足1000平米的店在第一天便迎来1万多客人。

如果说方所、言几又等书店品牌,因为加入了更多其他文创元素而开始将定位放在“文化空间”的概念上的话,那么钟书阁则似乎更想回归书店原本的样子。

钟书阁目前的销售模式是‘书+咖啡’,与其他“最美”书店最大的不同就是“钟书阁既是一家以图书销售为主的书店,也是一个供读者免费阅读的“图书馆”。

即便店里也提供咖啡、茶饮,但与卖书比起来,这部分的营业所得常年仅占到全店收入的不足20%。一条什么路?钟书阁的转型经验就七个字——把书店做成书店。

钟书阁获得的口碑也为其开创了新的盈利模式——承办活动。据了解,2017年,钟书阁泰晤士店一共举办了458场活动,其中,收费活动有240场,免费活动有142场。

定期举办一些免费的活动,譬如名家讲座、作者签售、主题读书会等,为了钟书阁营造好的阅读氛围,加强读者对品牌的认可度,同时也可以与读者建立深层次的情感纽带。

03最美书店“美”在哪里? 

已经在图书行业坚持了二十余年的金浩,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中国实体书店的兴衰史,在最低谷的时期,仅上海就曾经关闭了9家钟书书店。

“我发现做书店越来越难,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,读者们更是不愿意进到实体书店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所以就有了‘最美书店’的概念,我们希望借此把读者重新唤回到实体书店里来,试图通过环境、设计等方面的美感和与众不同,让读者愿意进来。”

金浩认为,买不买书是其次,愿意进入到书店是第一步。显然,如今的钟书阁已经做到了。

“钟书阁是连锁但绝不复制,每家门店的设计都和当地文化相融合。譬如在新开的成都店就会发现熊猫、梯田等元素。”至少,单从环境打造与视觉设计的层面看,每一家钟书阁都已经可以吸引读者驻足。

44.jpg

空间美

定制华丽装修,制造最美阅读空间

钟书阁的装修在全国独树一帜,走进钟书阁就像走进了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,既有中世纪教堂的庄严,又有哈利波特魔法学校的梦幻,每到一座城市都会成为当地靓丽的景点。

走进银泰in99的钟书阁,扑面而来的是地道的成都味儿,有宽窄巷子、川剧脸谱、熊猫等图片和成都方言语句的书店外墙,还有一根根的“竹型书架”。

文字幕墙之后便是一个由一根根“竹型书架”充满的空间。野逸的山林、国宝的家乡,通过无处不在的“竹”贯穿起成都的人文之美。

“竹型书架”上布满各色书籍,形成书山书海般的视觉冲击,成为钟书阁给予成都读者的第一印象。墙面则一直延续钟书阁沉稳的书架造型,让即使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,也有莫名的熟悉感,地面一个个似“竹笋”般的小摆台,仿佛将人带回山野般的自然,活跃在这个寓意盎然的天地间。

穿过“竹林”的右侧,就进入到了儿童馆。这里仿佛是国宝“滚滚”们的丛林家园。

“竹林”左侧,隐约可见的红色砖墙,便是钟书阁成都店最具特色的地方。

5米挑高的开阔空间被分割成一座座小城,红色砖墙一砌到顶,围合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城区。砌成的“围城”,是爱书人甘愿“画地为牢”的心灵家园。沿着空中的步行栈道穿梭其中,可以进入到不同的书籍区域。

全落地窗旁散落着可供休息的座椅,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,品上一杯茶,读着心仪的书籍,此生惬意溢于言表。

走过“城区”端头,拾级而上,便来到了演讲厅。一条条看似随意的线条组成了高低错落的阶梯,里头是容量空前的书架,可行亦可坐。

梯田般层层叠叠的阶梯仿佛将人带回遥远的自然。

分成两层的阅读区像街区一样延展,形成一条美丽的文学长廊,华丽的空间感,让来到这里的人流连忘返。与此同时,书店面积来看,钟书阁西南首店,在方所、言几又面前算不上一间规模太大的书店;但设计感十足的复式结构,不仅使得体验区空间感被扩大,而且各个功能区域分区明显,彼此之间互不打扰。

22.jpg 

内容美

回归书店本质,创造最佳阅读体验

相较于诚品、言几又、西西弗、猫的天空之城等文创书店,钟书阁并没有太多的衍生品,回归书店就是卖书的本质,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书。

成都的钟书阁1300㎡共有6万册藏书,专业选书师将“快餐文化”拦在书店之外。钟书阁里的书兼具阅读功能和装饰功能,无论是畅销书、精装书,还是文学类图书、艺术类图书亦或儿童类读物都是正版精品书籍,每一本都会让人爱不释手。

精益求精的门槛在短期内肯定会影响书店的盈利,但是从长远来看,它却能树立起新的行业标准。

服务美

追求极致服务,营造最优阅读氛围

若要自己一人在偌大的钟书阁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书恐怕不太容易,但是这里的每个店员都会帮你找到你想要的书,解答你的任何疑问,钟书阁更是以开放的姿态为每一位顾客提供免费阅读的服务。

为了保证读者能在钟书阁第一时间买到各种新书,缺少读者需要的书时,店员会反复向出版社电话采购;而对于那些找不到自己喜爱的书的读者,钟书阁会实行缺书登记制度。

同时,面带微笑、讲话温柔、用语礼貌、保持专业与耐心……都是钟书阁对员工的重要要求。提供好产品并不难,真正让产品升值的就是与其配套的服务,而好的服务永远胜在细节。

钟书阁上海绿地中心店的主题是“石库门”,建筑元素被“化整为零”地排布在整个空间之内,营造出特有的上海风情。

从钟书书店到钟书阁,这家书店身上承载了中国实体书店发展的历史缩影:实体书店的寒冬期,众多书店衰亡;实体书店的转型期,“最美书店”想法的萌发和复合业态的初试;实体书店的回暖期,模式复制、长三角跨地域经营。

钟书阁的成功模式被复制到长三角的数个地区,钟书书店却在悄无 声息地渐渐消失。金浩从不讳言传统书店在市场环境下严峻的生存状态,却始终难舍初心。


站长风采

  • 结论

    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,金浩在钟书阁松江店开幕时曾许下这样的愿景,希望钟书阁未来能坚持自己“图书销售”的初心。我们也拭目以待,金浩和他的“钟书江湖”书写新的故事。